只有你知道
【作者:鄧惠文】
二十年前形影不離的好友,再次接到消息時,是她的追悼會。
天空是她喜歡的深藍,會場有她常穿的豹紋,雖然很久沒連絡,聽見她老公播放的音樂,還是忍不住點頭:「沒錯,像是她會聽的音樂。」
近年在她身邊的朋友接連上台,訴說對她的記憶,我不認識他們,在大家陸續描述、合力再現她的存在時,我突然有種感覺。
我認識此刻被呈現的這個女人嗎?
「她的打扮很時尚。」嗯,可以想像,二十年前她的髮型和衣著就已經與眾不同。
「她擁有陽光一般的能量,總是在照顧別人,做東西給別人。」如果真是這樣,應該為她高興。因為她以前很憂鬱,甚至有點過度完美而憤世嫉俗。希望她是真的變開朗了,而不是為了周遭的人藏起自己的陰影,忙著給予而未曾被瞭解。
她的老公溫和地招呼賓客,大部分時間握著攝影機,讓大家對著鏡頭說話。是她會嫁的男人。我這麼想。然而,也是她會捨不得離開的男人吧。
以往朝夕相處的時候,偶爾聊過愛情的憧憬。像她這樣心細的女孩,是否也受過愛情的傷?如果當年不曾斷了聯繫,後來的她會怎麼說呢?
之前在另一個朋友的追悼會上,也有類似的感覺。一起工作好多年、非常熟稔的朋友,在眾人的追悼中卻變成一個陌生的人。愈多人講話,就愈陌生。最後像是多重分割的影像,彼此的描述充滿裂痕,根本無法兜攏。
或許每個人都有只讓某個人看到的某個部分吧。並不是虛假或隱藏,有些面向只能在適當的機緣和頻道上被認識。
家人、感情、自我……生命中最深刻的歷程,只要一些足跡,就能把記憶中的少女和後來的她連接起來。但人們不會聽到這些足跡。在追悼會上對著老公手中的鏡頭說話的人,不會是我們過去的愛人,或許愈是刻骨銘心,愈不該出現。至於其它私密的事,也不適合公開陳述。
所以,一個人最深刻的部分,只會存在於相應關係人的心中。那是一種專屬的、不可複製的歷史。一個人最讓我們懷念的部分,往往是只與我們共同經歷的部分,別人不會認識這一個她,這種專屬的感覺形成彼此間獨特的連結。
離開追悼會的晚上,我把這些感觸告訴一個愛情觸礁的人。之前她不巧看了男友過去的情書,始終耿耿於懷,無法理解男友為甚麼「有我不認識的一面」。她覺得受傷,分不清哪一個才是真實的他。
人當然有某種真實,但這並不等同於被任何人認識的真實,因為其中還牽涉彼此的投射與互動。如果能體會如此流動的人性,對感情的空間應該會比較成熟而寬廣吧!
留言列表